6月8日,正值“世界海洋日”,海生博物馆、海科学院航次办公室共同参与,成功举办了“舟山海洋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照片展”。“浙江海洋大学自主航次——海洋锋面及渔业资源长期调查计划(Sophisticated Ocean Front and Fisheries Investigation,以下简称SOPHI)”为该次展览提供多种大型底栖动物样本。

陈健教授向观众介绍大型底栖动物

观众参与活动有奖问答
浙江海洋大学围绕我国东海富有特色的“海洋锋面与渔业资源(Ocean Front and Fisheries)”来开展“浙江海洋大学自主航次——海洋锋面及渔业资源长期调查计划(Sophisticated Ocean Front and Fisheries Investigation,以下简称SOPHI)”,自2020年8月至今,已完成8个航次任务,航程共计4000多海里,我校前后共50余名师生科考队员乘坐我校近海科考船——“浙渔科2号”参与了本航次调查任务。历经3年的SOPHI航次底栖动物调查采样,共发现舟山大型底栖动物近300种,其中包括大角贝、斑纹无壳侧鳃、长尾纺锤螺等软体动物70余种,宽甲古涟虫、口虾蛄、日本和美虾等节肢动物80余种,扇毛虫、不倒翁虫、樱鳃虫等环节动物多毛类50余种,六丝钝尾虾虎鱼、腔吻鳕、黄鮟鱇等底栖鱼类20余种,滩栖阳燧足、中华倍棘蛇尾、海百合等棘皮动物20余种,以及其它类群等。本次展览选取了SOPHI航次底栖动物调查采集的部分代表性样品照片,以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魅力,让我们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SOPHI航次介绍及调查采样过程

SOPHI航次调查采样的多种底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