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27日,第四届人工智能海洋学论坛在浙江舟山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浙江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论坛以“智能驱动・深蓝未来”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600余名海洋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代表及产业界人士共襄盛举。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明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董昌明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健鑫主持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潘德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浙江海洋大学东海学者特聘教授刘丽军,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董昌明等行业顶尖专家带来了高水准的大会主旨报告。四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与地球系统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与启发。

本次论坛设置“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海洋环境智能预报”、“海洋大数据构建”、“海洋现象智能模型”等4个专题,共安排 48个专题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涵盖人工智能算法架构、海洋动力预测、海洋智能模拟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我国在人工智能海洋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前沿成果与创新探索,致力于推动实现海洋信息智能感知、数据深度挖掘、产品智慧应用,助力构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海洋科研新范式。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人工智能海洋学专题培训班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本次课程围绕当代人工智能应用与海洋气象大模型发展、AI海洋学中的典型回归问题、海洋特征智能识别等内容,通过理论授课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参训人员构建人工智能与海洋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作为论坛重要配套学术活动,此次培训不仅为海洋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深度学习的前沿平台,更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研究领域的产学研转化,为推进"智能海洋"学科建设储备了专业人才资源。

作为海洋科学与数字技术深度交汇的年度盛会,本届论坛充分发挥舟山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通过促进人工智能与海洋科学的深度融合,为全球海洋预测预报提供创新 “中国方案”,推动 “智慧海洋” 战略加速落地实施,助力海洋产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方向迈进,在海洋强国建设征程中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