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15日,浙江海洋大学(舟山)成功承办了聚焦海洋科技创新的国际学术盛会—2025年“海洋科技”国际研讨会(202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ine Science & Technology)。会议以"开放·合作:持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与国际化发展"为主题,汇集了国内外200余位科学家学者、产业精英及研究生代表,共商海洋科技发展大计。

在浙江海洋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月星主持下,开幕式汇聚全球智慧之光。浙江海洋大学卢金树副校长致辞中强调:"海洋科技的突破需要突破地域界限的深度协作",这一观点获得泰国东方大学Bunlung Nuansaen所长、香港大学Bayden Russell教授的高度赞同。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书记、王健鑫副校长出席。

严小军教授(浙江海洋大学)、孙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Sarawut Siriwong副校长(泰国东方大学)、Annalaura Carducci教授(意大利比萨大学)、涂兵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位顶尖学者,分别从海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技术创新等维度,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突破性思路。

本次论坛设置“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海洋学”、“水产科学”、“物理海洋学与海洋技术”、“海洋水资源与能源利用技术”、“研学知海:研究生论坛”5个专题分会场,共安排了51 个专题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着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四个核心方向的研究展开深入交流,全方位展示当前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与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与前沿技术。

“研学知海:研究生论坛”专题聚集了92个研究生专题报告,经与会专家严格评审,6个研究报告获一等奖、12个研究报告获二等奖、18个研究报告获三等奖,成为“海洋科技”创新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舞台,充分展现了新生代“海洋科技”的研究潜力,凸显了本次会议的人才培育,学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的战略构思。

研讨会的另一个亮点是践行“产学研”一体化,为产业、学术和科学研究搭建面对面对话的平台。会议不仅迎来浙江省舟山晟泰水产有限公司、上海潞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代表与会研讨,而且专门组织专家学者赴西轩岛和朱家尖岛两大基地实地考察,现场实证了海洋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理念。


闭幕典礼,汪亚平教授(南京大学)奉献了题为“大河三角洲时空演变与人类适应”精彩的大会主旨报告。论坛以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晓林副院长的致辞圆满谢幕,张院长对本次国际研讨会的组织和与会报告予以了高度评价,也为研讨会未来的方向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


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研学之海"等创新机制,成功塑造了“学术引领-产业对接-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为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奉献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