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校首页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诚邀全球青年学者申报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

作者:海科综合办 时间:2023-02-03 点击数: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坚持海岛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走艰苦奋斗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浙江海洋大学的重要二级学院,主要从事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在海洋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较强的综合实力。当前,学院正处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和申博一号工程的关键时期,诚挚邀请全球优秀青年学者,依托学校和学院平台,积极申报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携手同行,逐梦深蓝,共创未来!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资助模式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资助期限:3年。

三、申报人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四、学校及学院待遇配套

依托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入选优青项目(海外)者,按照浙江海洋大学“学术领军人才A3”引进。

五、申请方式

有意向申请者,请将详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绩、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整合为单一PDF文档,以“姓名 院系(或学科)”命名,发送至wangzheng@zjou.edu.cn,邮件请注明申报优青项目(海外)。

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评估的,我们将在1周内与您取得联系并安排专人跟进申报事项。您也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了解相关申报信息。

六、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5958089941

联系邮箱:wangzheng@zjou.edu.cn

学院网址:http://msc.zjou.edu.cn

七、学院简介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为1978年设立的化学系,是学校最早实现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科研单位。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及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致力于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力量。学院主干学科海洋科学先后入选省重点学科、省重中之重学科、省市共建一流学科等,并在教育部第三、四轮学科评估中连续位列全国第五。海洋科学、生物学学科建设成果为“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进入国际ESI前1%做出重要支撑。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45人,占专任教师的46%;拥有博士学位教师87人,占科研教学人员的89%,外籍教师5人;初步形成一支由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人才、中国高被引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优秀教师队伍。

学院现设海洋科学系、海洋技术系、生物科学系、海洋化学系,建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科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技术专业入选省优势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学院拥有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平台和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践基地(共建)和海洋科学与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7个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平台(基地),与厦门大学共建全国海洋碳汇联盟“舟山海洋碳汇联合监测站”,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共建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依托“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两艘科考船和西轩渔业科技岛、东极海洋科技岛等全校涉海公共研究设施和平台,为学院开展海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根据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实施计划,海洋科学作为学校高峰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大海洋科学”学科体系的核心,将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学院诚挚欢迎有志于投身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并将竭力为大家实现学术理想和事业梦想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22
Copyright ©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