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全国科普日的到来,积极响应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会议宗旨,近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腾讯光子工作室旗下手游《和平精英》联合浙江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三所高校海洋保护类社团,共同举办“海洋生物多样性主题系列讲座”。
9月17日,首场讲座在我馆举行。本次活动由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和平精英》主办,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会协办,旨在传递海洋保护理念,激发年轻人对广阔海洋的探索与生态保护热情。
01
讲座
活动当天风和日丽,伴着和煦的微风,同学们如约到达了海洋生物博物馆。参与现场服务的海洋生物学会志愿者,以讲座展板科普资料为主,为同学们讲解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知识。


讲座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则为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协办方,以及讲座主讲嘉宾——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馆长陈健老师。

而在随后的讲座中,陈健老师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讲解了海洋生态、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海洋珍稀保护动物知识。潮间带、浅海区、深海区、深渊……不同的海域情况下,生活着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但是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生活的发展,却对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许多生物物种更是处于濒危状态。一些不法分子甚至通过买卖保护动物牟利。为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发布了相应的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举办本次科普讲座,也是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参与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个讲座过程中,陈老师绘声绘色地细心讲解,同学们听得也尤为认真,生怕漏掉了哪个细节。


02
参观博物馆
讲座环节结束后,为能使同学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海洋生物的神秘,陈健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并对馆藏海洋生物作了逐一介绍。陈老师的专业性介绍,也让同学们对熟悉又陌生的海洋更添了几分敬畏之心。

博物馆里奇妙的海洋生物也是赚足了同学们的眼球,即使它们只是安静地待在那里。每一个海洋生物神秘又美丽,都在用它自身的奇特诉说着海洋的神奇力量,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

活动最后,志愿者还为同学们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

当下,海洋保护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意味着保护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然而,目前的海洋研究也只是揭开了大海神秘面纱的一角,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生物多样性研究、科普教育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主动去关切与加入到广大的社会议题中。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同学们对海洋的向往,积极探索迷离神秘的海底世界,并在每一位同学心中播下保护海洋行动的种子。
活动主讲人

陈健,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馆长,实验师。现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形态的分类及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多次参加海岸带生物调查项目及“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践基地”联合实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