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张坤
2019级海洋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育生物学专业
个人荣誉:
公开发表英文文章8篇,包括SCI论文6篇
2019-2020学年、2020-2021学年:连续2次荣获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特等奖
2021年:校优秀硕士论文培养项目
2022年:校“优秀毕业生”称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张坤在南极巴瓦峰
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从当初到如今,从懵懂到目标明确,我实现了人生的转变。在海大的三年来,我学到了很多,体验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海大求学期间,做任何事开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不知如何去做。刚开始,我曾出现过迷茫,不知道如何去学习。直到导师告诉我:可以从英文文献慢慢看起来,不懂的先记下来,学着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或者也可以直接问我。就这样,我慢慢的学会了文献检索和如何从文献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再进行SCI论文的写作。后来,自己掌握了一些小诀窍,就是模仿别人的文献对自己的论文进行加工创作。自从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投稿到接收,终于入门了。
总之,在这三年的学习和训练,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我接下来的博士学习阶段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去了很多城市,从而感受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见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西藏农牧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的实习经历。在三个月内,我见识了西藏的神秘一面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张坤在布达拉宫
由于有发表论文、积累了成果,我有了读博打算。在研二下学期,我决定继续深造。
1. 明确意向。我查询了一些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它们与研究生专业相关。
2. 确定高校。对这些高校进行排序,包括学校的排名、所在城市位置、学习专业等等。
3. 确定专业。上学校官网搜索相关学院,查看往年的博士招生信息和具有招生名额的博士生导师。
4. 制作简历。进行个人情况的基本简介,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研究生期间所获奖项、发表论文情况、掌握的技能以及简短的自我评价等。
5. 联系导师。这个环节中,最好联系一些与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一般情况下,在学校的官网都有导师的邮箱。发邮件先把自己的来意讲清楚,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另外,联系时也不要担心失败,一定要多联系不同导师。
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张莹
2019级海洋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专业
个人荣誉:
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
2019年: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三等奖
2019-2020学年、2020-2021学年:连续2次荣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特等奖
2020-2021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1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学院第一届“研学知海”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
2022年:省“优秀毕业生”称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张莹在海大正门
我师从龚理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蟹类分子系统进化。海大读研期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均名列前茅,也有丰富的科研成果,这为我后续深造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始终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规范自己,为同学们起到带头作用并发挥榜样效果。在日常生活上,为人处世诚恳、踏实,待人接物和善、热情,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课程学习上,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力求能够扎实掌握每一门课程。同时,积极向老师们请教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科研动态,全面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在科研工作中,认真总结所发现的问题,通过咨询导师、查阅文献,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科研之路没有捷径可循,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头顶星空。

张莹在揽月湖
对于考博,我有一些经验想分享给大家:
1. 做好个人简历。着重让报考导师通过简历大致了解你的学习态度、学习经历以及科研潜力。
2. 联系报考导师。选择博导的标准因人而异,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未来规划(如行政、科研或者其它)进行选择。
3. 准备发表论文。建议有申博想法的同学可以提前1-2年发表高质量论文。
4. 整理毕业论文。一般要准备好毕业论文的摘要。
5. 准备其他材料。个人荣誉、参加社会实践等情况可以作为辅助证明。建议把个人荣誉按照国家级、省市级、县区级、校级奖励排序并整理成一个表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后,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成绩,从而走得更远。

张莹在桥畔公园
三、栉风沐雨,玉汝于成
王春春
2019级海洋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
任职情况:
海科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
个人荣誉:
发表SCI论文7篇
2019-2020学年、2020-2021学年:连续2次荣获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2020年:学院微党课比赛三等奖
2020年、2021年:连续2次荣获学院“先锋党员”荣誉称号
2020-2021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1年:学院第一届“研学知海”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师生羽毛球联谊比赛一等奖
2022年: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王春春在杨詠曼图书馆门口
人必择而交,路必择而蹈
《思维力》有句名言:“选择大于努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梦想照亮人生”。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一个人需要面临并做出多少次选择,才能从此岸渡到彼岸。尤其是成年人,高考结束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本科毕业选择工作还是升学;研究生毕业选择考事业编还是选择攀登学术的金字塔尖?我认为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选择自己跳一跳能够摸得着的目标。不必随大流,不必听别人认为该是什么样,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目标。我选择读博的初心是希望通过读博,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生活的甲方。当然,有人考博是为了升职和评职称,因为越往上走,越需要更高的学历在背后作支撑;有人考博是觉得挣钱多,相信毕业后能挣很多钱;有人考博是为了工作,期待一份简单而又轻松的工作,同时受人敬重,或是不满意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希望通过高学历来谋得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些理由都应该受人尊重。而有人考博是因为不知道毕业何去何从,别人考博,自己亦考博,跟风而为之,这是不可取的。若没有认真审视自我,想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那么在“考博难,读博难,毕业难”的时代背景下,只能是淹没在考博大军的洪流之中,却没留下一点痕迹。

王春春(右四)在杨詠曼图书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读研或读博都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是的,这场修行可能带给你快乐、享受、充实,也可能带给你焦虑、烦恼、忧愁。山高水长,征途漫漫,总会遇到洪水猛兽,总会遇到不如意之事,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对待学术唯一不会出错之法就是持之以恒。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天赋型选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硕士阶段能做到学术的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足矣。只要坚持用心并重复研究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我们的主见即使浅薄,也终究是自己的意见。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既然已经是读研局中人,何不努力坚持迎风奔跑,让青春年华在绚烂中缓缓流逝。

王春春(右一)在桥畔公园
尽吾志,无悔矣
海大读研期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研究生的焦虑问题。作为一个熬到毕业季的过来人,我认为合理地发泄情绪是正确的,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把愤懑化为汗水,通过吃美食把烦恼化为食量,通过听音乐、唱KTV、用嘹亮的歌声化解不满情绪,通过与他人交流来寻求共鸣等等,总有一款适合自己。除此以外,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坦然面对焦虑。之所以焦虑,有时候是因为内心的一份不甘,自己能力不足以完美处理眼前的问题。承认自己的平凡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不该庸人自扰。有时候是因为想太多,而做太少。这时,我们可以学着吉德林法则那样,把困扰我们的事情一一列出来。如果当中有可以解决的事情,那么立马行动起来,先解决这些简单的事情,一旦完成了,我们的心情便会由雨转晴,自然解决了焦虑问题;有些事情我们现阶段做不到,不代表以后也做不到,积极地寻求解决之法,就是我们成长的有力见证;有些事情可能除了努力,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命运,那不是我们该焦虑的问题,只要尽力去做,能做出什么结果不必过分挂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春春参加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