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息,新农村的建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步入新时代,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追溯过去,展望未来,深入舟山乡村了解当地风情,观察农村在新时代的新变化,为将来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动力打好思想基础。今年我院响应号召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干览镇新农村时代变迁的痕迹。
2021年暑假,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舟山干览镇小分队“社会实践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积极走进舟山群岛乡村,着眼于舟山群岛乡村的历史文化、新时代发展、未来展望三个维度,切实感受新农村在舟山的变化与发展,体悟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为了了解干览镇新农村在新时代的变迁,实践团成员一起深入干览镇,寻找海边乡镇的乡土文化。实践小组通过走访干览镇的民居建筑,了解村民生活习惯,感受乡镇的人文气息。实践小组会参访干览镇的文化礼堂等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学习干览剪纸和渔民画,动手体验民俗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干览的剪纸艺术融汇了海洋渔业文化、海洋民俗风情。既有北方的粗犷浓厚,又有南方的秀丽明快,既有传统民间剪纸风味,又结合了现代美术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常以渔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为题材,直接反映了海岛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和精神理想,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凝聚和结晶。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学习,进一步探索、挖掘剪纸和渔民画背后所蕴藏的乡土文化。
“青山绿水,田园诗画”绿水青山真真实实地为干览镇带来了金山银山。南洞谷艺、龙潭街、浙派民居、最美公路、隆教禅寺等都是干览镇对外旅游宣传的金名片。干览镇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旅游业和独有的海洋渔业文化,海洋民俗风情相融合。行走在干览镇的南洞艺谷等景区随处可见的剪纸、渔民画无不彰显浓浓的海岛风情。古风民房、特色墙绘、原生态农家乐、火车广场、生态泳池、水库步道,各色的创意旅游景点不断地丰富着干览镇的旅游文化。干览镇日益发展的旅游产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根据当地文化馆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新建村已发展农家乐40余家,民宿客栈18家。2019年,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团队50余批次,全市各党组织参观学习团队130余批次,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3.9万元。干览镇民俗旅游发展摒弃了以往发展旅游业大力引进外来网红文化的做法,而是将自身的绿水青山、民俗民风发展成了令人羡慕的网红文化!走进干览镇游客能够感受到来自大自然最纯真的关怀,来自大海最自由的问候。淳朴的民风,没有约束的世界,干览镇的旅游彰显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风格,一山一水、远洋小镇尽显海洋风情。
调查团成员通过摄影和短片的方式记录小组实践的过程,通过快门的暂停记录干览镇的乡土文化气息。虽然时间相对较短,但给每一位成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想启迪。在同学们的团队合作中,每一个足迹、每一张照片都显得意义非凡。
在对干览镇当地多个地区的调研与走访后,调查团队真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带动下的新农村变迁,干览镇作为舟山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致力于打造全景干览,以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串联谋划“乡村山水游”与“工业海景游”路线,打通“新建生态村——远洋小镇”旅游全产业链,以点串线成面推动西码头、新建形成资源要素共享、双向联动的共赢局面,带动地区提升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盆景”变“风景”,美丽版图日益丰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