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南极奖获得者李徐辉
作者:菅康康 时间:2022-11-26 点击数:
李徐辉,女,汉族,中共党员,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海洋科学专业(物理海洋方向)本科生。第十三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总决赛大学生组全国一等奖、南极奖获得者。

第一次了解海洋知识竞赛还是大一时学校发的比赛通知,但那时并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站在国赛总决赛的领奖台上。通过班主任林夏艳老师的推荐和学院何桂明老师的指导,我在2020年11月获第七届浙江省海洋知识竞赛总决赛一等奖,拿到了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的入场券,并于2022年6月和11月分别获得第13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总决赛一等奖和“南极奖”。一路走来,学校、学院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给予了我极大的动力。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作为一根纽带,让更多的人通过它走近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而我恰好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和海洋知识碰撞的过程中,我沉醉于海洋的广博,也为投身海洋事业的前辈们的兢兢业业所感动,海洋知识竞赛也是我决定继续读研的重要契机。
关于比赛如何准备,以下是我的一点小小见解。
赛前准备
1. 知识点:刷官网上提供的知识点,进行划记,反复看。同时,对一些难以记忆的知识点,要进行总结并分类整理。此外,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去网上查找资料,扩充一下;对于海洋生物类知识点,可以通过图片加深记忆。
2. 历年视频:观看往年的国赛比赛视频,进行整理。B站上有历年的比赛视频(可以用软件JiJiDown下载到本地观看)。
3. 地图:买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中国地图,用于记忆海洋地理类知识点。
4. 时事热点:本次比赛的题目很明显是和时事相结合的,所以要去关注比赛当年的时事热点,并尽可能详细地去了解,比如今年的雪龙2号、中海油的“璇玑”等等。推荐公众号“海洋中国”,“海洋知圈”;此外,关注历年比赛的支持单位、承办单位比赛当年或前一年的重大项目。
5. 纪录片(辅助):B站上比较新的海洋类纪录片,当成茶余饭后休闲的补充。
注意点:因为正式的比赛录制前,还会有VCR拍摄和彩排,所以到了比赛地点之后看知识点的时间是很少的,因此,知识储备要放在赛程之前。
赛时准备
首先,临近国赛,组委会会公布赛制,其中最能够掌控的是演讲。演讲需要配合PPT的图片、视频、音乐,最好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引入主题;此外,演讲还需要流畅,和评委老师、PPT的互动。
其次,每一届的赛制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今年新加的“海洋诗词”,可以先去记忆常见的关于海的诗歌,再去关注比较少见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海洋诗歌选评》就是一本比较全面的关于海洋诗歌的书,去关注和海高度有关的意象,重点记忆与“波”“涛”“浪”“流”相关的诗句。
最后,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放平心态,大奖只有三个,无论如何都会有排名先后。遇到比分差距大的时候,稳住去把握你能把握的。

这次比赛有刷了四十多遍题库的伙伴,也有自己制作小程序记忆诗词的伙伴,每个人都在为比赛而努力,谁都有可能是最后拿奖杯的人。比赛除了实力的比拼,还有心态和运气的较量,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汲汲于结果,只把握好我们能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