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蚂蚁岛精神,筑牢共同富裕新路——蚂蚁岛红色之旅
作者:教工第一党支部 时间:2022-07-04 点击数: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东海一方小岛上涌现了一批鼓舞人心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这便是舟山群岛中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蚂蚁岛。“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蚂蚁岛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蚂蚁岛通过主动求变、互助合作,成为了全国渔区的先进典型,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6月27日,在蚂蚁岛精神的感召和“两个先行”新征程的号召下,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党支部前往舟山蚂蚁岛,开展了“弘扬蚂蚁岛精神,筑牢共同富裕新路——蚂蚁岛红色之旅”的主题党日活动。
学院师生党员和积极分子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线,先后参观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蚂蚁岛人民公社、创业纪念室和三八海塘等红色教育基地。蚂蚁岛人民公社旧址保留着当初公社的陈设,社里的阿婆们专注地织着渔网,搓着草绳,相互间有说有笑,曾经“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有事一起商量”的人民公社气息依旧还在。师生们也被此景吸引,踊跃向阿婆们学习织渔网、搓草绳。聆听创业纪念室讲解员的介绍,师生们进一步了解到,当年草绳竟给蚂蚁岛换来了一艘大船。上世纪50年代,为了改变蚂蚁岛人民公社一穷二白的现状,公社急需更大的捕鱼船,社员们便产生了“小草绳换大船”的想法。全岛妇女在蚂蚁岛党支部的带领下,历经12个月终于搓得了长度可以把杭州和舟山连起来的草绳,为公社换回了一艘大捕鱼船。“草绳船”承载了蚂蚁岛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距创业纪念室不远处,便是著名的三八海塘,这是由全岛300多名年轻妇女创造的另一个“传奇”。那时,“男人出海、女人持家”,岛上的妇女们仅凭人力,只用16个月在滩涂里筑就了一座长1300米、宽12米、高5米的海塘。海塘的建成,使蚂蚁岛增加陆域面积约0.4平方公里,围海造田近500亩。


白驹过隙,涛声依旧。蚂蚁岛人艰苦创业的年代已经过去,而“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仍然激励着蚂蚁岛人开始新的创业之路。曾经的人民公社、三八海塘等成为了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为小岛红色旅游创收增添新助力;小岛东边的虾皮生产基地,延续着蚂蚁岛海货的农副业传统;小岛西边的造船厂,则为蚂蚁岛注入强劲的工业血脉。秉承着蚂蚁岛精神,蚂蚁岛人不断筑牢共同富裕之路。
活动的最后,全体师生党员来到蚂蚁岛党建广场,在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郭永青的带领下,面对鲜红的党旗和蚂蚁岛碧海蓝天,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当年入党时的一幕幕浮现在大家眼前,大家内心激昂不已。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要始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庄严的宣誓声在广场上久久回荡。

通过本次蚂蚁岛之旅,各位党员和积极分子近距离了解了蚂蚁岛人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光辉历史,深刻领悟了“蚂蚁岛精神”,大家将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扬蚂蚁岛人“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奋斗精神。大家也纷纷表示,我们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征程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追求,今天蚂蚁岛人幸福的生活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证明。作为浙江海洋大学师生党员,我们应用科学知识、技能和成果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和人民,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