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弘扬李星颉先生投身海洋事业、致力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批能够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营造爱岗敬业、尊师重教的工作氛围和回归教书育人本分、回归人才培养初心的学院文化,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设立“星颉奖”。
教学勇担当,履职绽芳华。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生物学方向)教工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全面实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发挥巾帼力量。在第二届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星颉奖”的评比中,以下三位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典型,让我们一起领略巾帼领路人的别样风采。
教学优秀奖:范美华

范美华,博士,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海洋生物与环境胁迫抗逆性机制的相关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获得201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获得2021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持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参与浙江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最佳导师奖:迟长凤

迟长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生物资源发掘与开发利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舟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舟山市“三八红旗手”。指导研究生多人次获得特等、一等学业奖学金和优秀硕士论文培育项目等。
奉献奖:陈健

陈健,硕士,实验师。从事海洋生物形态分类及多样性相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主持参加多项海岸带生物调查项目,主编出版《浙江海洋鱼类志》《舟山海域海洋生物野外实习手册》等著作;热心社会服务,辅助全国20余家公检法部门完成百余次海洋保护动物鉴定工作,接受省市电视台、浙江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相关咨询采访数十次;深耕海洋科普,将“海洋意识教育”推向新疆、银川等全国十余所中西部中小学。2022年舟山市科协系统科普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奖、突出集体奖,带领校海洋生物博物馆成功获评“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在教学引领的第一线,她们凝聚起了奋进新时代的巾帼力量,点亮了不让须眉的巾帼风采,奏响了共同进步的巾帼乐章。更进一步突显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天职的价值导向,切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和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高水平教师和管理队伍,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讲奉献、敢负责、有作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