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校首页

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蓝色“粮仓”——海科学院星颉班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兼夏令营活动

作者: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普陀中街山列岛也称东极诸岛,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人文历史传统与轶事,是实施海洋保护,发展可持续海洋休闲业、探索现代化海岛新渔村经济转型升级,开展“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理想的实践活动基地。2015年被设立为我国第一批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鸟类和贝藻类等海洋生物的庇护所。

2021年八月上旬,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星颉班一行来到“这片海”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大学生夏令营与社会实践,旨在了解当地人文历史的同时,了解“蓝色粮仓”真正含义,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海洋。

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早在十多年前,“这片海”便有养殖活动。由于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萎缩,浙江海洋大学开展了“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工程”,创新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在中街山列岛海域建立大黄鱼野化栖息地,以此来重建并恢复浙江大黄鱼自然资源。目前首批200万尾鱼苗已投放到基地,经过训练投放至大海,为海洋牧场的建成奠定了基础。常年工作在养殖基地的一线科技人员向同学们介绍:“这里在十多年前还是只有几只网箱的小渔场,发展到现在,我们一点点增加了网箱的数量,才有了你们看到的这一大片渔场。”

海洋生态环境作为海洋牧场中重要的一环,科学管理和保护是现代化蓝色“粮仓”重要的保障。“这片海”既是海洋牧场示范区,又是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岛礁繁多,海岸蜿蜒曲折,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构成了数量众多的原生态岛礁及其以生物资源为主体的海洋生态系统。岛礁周边的岩礁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群和谐共生,可见近年来的海洋生态特别保护与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已初具成效。

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库,但海洋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只有合理规范地获取与利用资源,才能让这座宝库为我们一代代地服务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需要有“海洋牧场”的战略意义。星颉班理应是海洋探索的先锋,海洋保护的使者,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这片蔚蓝”。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22
Copyright ©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