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校首页

《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我院教师杨支力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杨婧灵 时间:2023-05-26 点击数: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易变异耐药,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抗菌药物。必需基因是理想的药物靶点,其中必需基因fabA在脂肪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尚不确定fabA对于铜绿假单胞菌PAO1在有氧条件下在 LB 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是否必需。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通过在温度敏感型质粒中克隆了fabA基因完整拷贝的情况下构建了fabA的缺失等位基因型,并以此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的《Microbiology Spectrum》期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研究结果表明,当fabA基因被破坏时,细菌无法在限制温度下生长,并且会表现出弯曲的细胞形态。此外,该研究筛选得到一个fabA突变的抑制菌株sup,可抑制fabA缺失导致的生长缺陷,但无法恢复细胞形态。结合基因组重测序与转录组分析,发现sup中的突变位点在desA的上游序列中,使其启动子携带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导致转录过程中表现出显著上调。当这个携带SNP的启动子控制的desA基因被整合到缺失fabA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时,细菌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此外,该研究还表明,利用基于质粒的温度敏感型等位基因,可以有效地开展对铜绿假单胞菌中必需基因的遗传抑制相互作用的研究。

该研究为开发新的抗生素策略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道路。通过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必需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可开发出针对这种多重耐药性细菌的新药。这对全球公共卫生尤其重要,因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源,新的治疗策略对于抗击这种细菌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田丽艳与讲师杨支力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海洋大学刘建华教授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此工作得到了浙江海洋大学启动基金(11104150319-002)和浙江东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K19-529102-012)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full/10.1128/spectrum.01338-23

图为fabA温度敏感突变株的构建与表型分析

图为fabA的抑制子筛选与鉴定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22
Copyright ©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